前记:文章写于2015年6月,当时的我刚刚在第一家公司过了实习期和试用期,文章就总结了我入门产品经理的第一课,产品设计流程。
3个月前,我入坑产品,发现产品所需的知识量突然是陡增的,我是一个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学生,关于计算机逻辑、方法实现、流程等等都有一个较长的磨练。可是进入产品环节,发现知识量不是同一个量级,除了技术,还需要有对设计、需求、用户心理、运营等等有相关积累。那我开始做笔记,记录我在产品领域的成长。
进入某一个岗位时,最快的方式,首先找到岗位的工作流程,然后按部就班走一遍,这样就可以快速融入岗位角色,后续甚至可以思考流程。所以,工作上,我从产品的角度,总结对应的工作流——产品设计工作流。这个和计算机里一门课程——软件工程很相似,只是软件工程述说的工作流是从技术的角度阐述。
流程如图所示:
一、需求获取
- 面向对象:老板、各种业务人员(市场、运营、销售、行政等等)
- 工具:笔、笔记本、Excel表
- 主要目的: 聆听需求,沟通别人的需要
- Tips:
不要急着反驳,站在别人的角度,思考为什么别人有这种想法。
- 产物:Excel表
二、需求分析
- 面向对象:老板、各种业务人员、技术人员
- 工具:Xmind、Visio、PPT
- 工作内容:
- (1)需求的背景分析、市场分析、竞品分析
- (2)需求的拆解,可按功能划分
- (3)信息拆解,提交相关的流程图
- (4)打草稿,手稿,画出相关核心流程的界面
- 产物:MRD、BRD、思维导图、流程图
- Tips:需求分析,是产品的重要工作,是所有开发和迭代的既基础又重要的环节,这个过程当中,有很多思考方式,如:
(1)5W1h(who,what、where、when、why,how)
这种方式,可以让你从根源角度思考需求,特别是目的,要挖掘,要询问,深度思考:
- 究竟用户要什么?
- 或者究竟解决什么问题?
这里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,「福特与马」的故事
100多年前,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·福特先生到处跑去问客户:“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?” 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:“我要一匹更快的马”。 很多人听到这个答案,于是立马跑到马场去选马配种,以满足客户的需求。 但是福特先生却没有立马往马场跑,而是接着往下问。 福特:“你为什么需要一匹更快的马?” 客户:“因为可以跑得更快! 福特:“你为什么需要跑得更快?” 客户:“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更早的到达目的地。” 福特:“所以,你要一匹更快的马的真正用意是?” 客户:“用更短的时间、更快地到达目的地!”
(2)SWOT分析
(Strongness优势、Weakness劣势、Opportunities机会、Threats挑战)
竞品分析的时候,很多分析法,但是这个方法可以横向比对各个竞品,有利于寻找出竞品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。这样在思考自己产品的时候,更容易发掘自己的优势和差异。
三、制作低保真原型稿
- 面向对象:业务、设计、技术
- 工具:Axure RP 、Sketch、WORD、墨刀
- 工作内容:
- (1)根据需求分析/手稿,画出相关原型图界面
- (2)撰写PRD文档,描述各环节的功能点、需求点和注意点
- Tips:制作低保证原型稿之后,就核心流程和业务碰想法,如果可以,最好制作一个带动效的内容,毕竟大多数的业务不懂得看低保真原型稿
四、制作高保真原型稿
- 面向对象:业务、设计、技术
- 工具:PS、Sketch、墨刀、flinto、marvel(后面两个需要翻墙)
- 工作内容:
- (1)此环节已接入设计师,设计师协作制作高保真原型稿
- (2)利用已制作的高保真原型稿,制作相关的动效交互文档
- Tips:制作高保真动效交互文档,是让需求方,从视觉和体验上认知接下来的内容是如何呈现。
五、设计
- 面向对象:业务、设计
- 工具:PS、Sketch
- 工作内容:
- (1)阐述产品的理念,让设计师认知产品的作用
- (2)和设计师交流,将产品理念和设计理念达到一致
六、开发
- 面向对象:技术
- 工具:开发工具、数据库
- 工作内容:
- (1)阐述产品功能,要达到的目的,技术需要实现的内容
七、测试与验收
- 面向对象:测试、业务
- 工具:测试工具
- 工作内容:
- (1)阐述产品功能,勾勒核心内容,测试需要注重的重点模块
- (2)验收内容,判断是否符合初衷
- (3)找相关业务,进行验收,是否符合需求方的初衷
八、交付上线,跟踪迭代
- 面向对象:用户
- 工具:数据分析工具
- 工作内容:
- (1)检查上线后程序是否运营正常
- (2)部署相关外发渠道,相关的推广文案
- (3)监测程序的相关数据并记录,分析相关数据,复盘相关工作
- (4)若有相关的用户群,蹲点用户群,进行用户体验收集
- (5)记录相关的槽点和需求,为迭代做准备